推动高教改革创新 培养卓越拔尖人才
重庆全面深化本科高校“四新”建设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研究可穿戴上肢助力外骨骼
重庆医科大学器官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西南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实践课程
四川美术学院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育论坛
1月13日上午,重庆普通本科高校“四新”建设推进会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出席会议并讲话。吴岩指出,重庆高等教育扎根西部办出“大高教”,在全国率先启动“四新”建设并取得了出色成效,重庆本科教育未来可期。
面向未来格局,推动教育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为主动拥抱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下好“先手棋”,我国高等教育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让“四新”建设成为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者、引领者。
在此背景下,2021年,重庆确定了13所普通本科高校为高水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培育)高校。这些高校将如何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以“新工科”建设助力提升地方硬实力,服务重庆“智慧重镇”“智慧名城”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如何通过“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发力,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掀起一场推动内涵发展的自我“质量革命”。
开好局、谋好篇、起好步;看目标、看任务、看落实。
下面,就来看这13所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通过“四新”建设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闯出的一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之路。
新工科>>>
1 重庆大学
交叉创新 “重大经验”走向全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益加剧,交叉创新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培养面向未来,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是高校工程教育的迫切任务。
在此背景下,重庆大学着力从顶层设计、关键要素和持续发展机制,聚焦引领未来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开展系统探索与改革。2012年,学校建立“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发布《重庆大学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构建“多元设计、个性发展”新工科人才成长路径,创造性提出“5C”核心能力的新工科教育目标,明确了4种新工科教育范式,即专业教育、跨界实践,知行交替、循环递进,理工交叉、本研贯通,学科交叉、项目驱动,形成多维度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近年来,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全国知名高等学府前往学校调研50余次,并在相关院校推广。
沿着持续深化创新的轨道,重庆大学在新工科建设中硕果累累。
26个工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多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共计建成高质量课程800余门,其中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0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近3年在全国“互联网+”大赛和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奖3000余项,其中全国一等奖260余项。出版教材和参考书230部,撰写中国工程院、教育部、科技委学部专家建议4篇,完成国家教改项目和国家优势特色专业等国家及省部级教改项目200余项。
学校在接受专家组鉴定后,被认为“重庆大学的相关探索实践走在全国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前列,对推进新工科教育做出了示范和重要贡献,具有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促进工科与理科、人文社科类专业交叉融合,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大工程观”的新工科人才。
2 重庆邮电大学
对标世界一流 构建新工科建设“重邮范式”
从“新工科元年”到落地生根,新工科建设已成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重庆邮电大学勇蹚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做理论“先锋”,创新提出“全方位、全场景、全过程、全真实、全同步”的ICT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闯实践“新路”,实施新工科教育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程、智慧教育教学建设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主动适应ICT行业快速发展及创新协同育人新要求,开展“四融合、三模式、三路径、四夯实”(4334)ICT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这一系列从理论到实践的变革被誉为 ICT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重邮范式”。
不做无需求的研究,不让成果“束之高阁”。重庆邮电大学的新工科探索实践引发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催生了学校发展令人欣喜的局面。
学生成才硕果丰,近3年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275项、省部级奖项2502项。专业建设上水平,迄今ICT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市级23个,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重邮范式”助共荣,学校“4334”ICT新工科人才培养范式在42个国家和地区172所大学参加的“一带一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ICT企业大学校长论坛分享;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数十所行业特色高校到学校考察。学校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汇博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论坛”“新工科建设·工学院院长峰会”等大型论坛中交流经验,在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评审中获“优秀”等级并向全国推广。
国家战略必定有我,国家需要我必在场。如今的重庆邮电大学已经踏上了新征程,继续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进一步加快新工科建设,努力在新时代做出新的贡献。
3 重庆交通大学
新工科+交通 走出服务国家战略的特色之路
获批13个国家级、38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评估),获批2门国家级、7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批1部国家级优秀教材建设奖;获批4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11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增国家级和市级人才近90人……
这是重庆交通大学在“新工科”建设中展现出的责任担当,收获的沉甸甸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聚焦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按照“13964”总体规划,通过“六强化、六着力、六提升”等三大举措,重构九大新工科专业集群,实施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研究团队、教学资源、质量文化六大建设任务,构建组织领导、平台建设、人事分配、质量保障四大新工科建设支撑体系,高质量推进“交通+智能”高水平新工科高校建设。
聚焦国家战略,深化质量革命,重庆交通大学走出新工科建设新步伐,彰显出巨大示范力。
学校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实施新工科专业结构优化布局调整。围绕行业转型、产业变革、科技发展,创新实践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的“知识+能力+实践+创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与高水平高校“联姻”、与地方政府“联动”、与一流企业“联合”的“三联”举措,对接多方资源,依托沙漠土壤化、桥梁健康监测、长江航道整治等原创技术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下一步重庆交通大学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对接重庆产业急需,优化工科专业(群)结构与布局,全面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健全OBE质量保障体系,更好地为国家战略实施、交通运输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4 重庆理工大学
融合升级 打造示范性高水平新工科大学
立足重庆、背靠兵工、辐射全国、走向世界,这16个字彰显了重庆理工大学的责任担当和教育追求。
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和重庆重大战略部署,传承“工以建国、技以利工”理念,以高水平新工科高校建设为突破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卓越智能制造人才,积极开展一流本科教育改革与实践。
系统精密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办法》等文件,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持续精准发力,优化专业布局,近3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6个新兴工科专业。凝心精细耕耘,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慕课、微课建设,促进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的运用与推广。聚力精深推进,活化育人机制,与华为公司、中软国际等龙头企业共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与两江新区、九龙坡区等政府部门合作成立两江国际学院和两江人工智能学院、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联合实施本科精英班等人才培养新模式。
走过奋进历程,前行路上的突破和创新,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的学科竞赛奖项2687项(国家级奖项289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5项(国家级项目18项);2021年,“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全国50个、重庆市2个)、重庆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市属高校第一家);2021年中国大学技术转让收入排名前5强。
梦想为舟,奋斗作桨。未来3年,学校将着力推进实施第二轮高水平新工科高校建设,力争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影响力的高水平新工科大学。
5 重庆科技学院
紧跟能源发展新形势 开拓新工科建设新路
工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为一所能源、材料属性鲜明,以工科为特色的应用型高校,重庆科技学院办学70年来,为国家石油工业、冶金工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一直肩负着服务国家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在全球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围绕国家“3060”双碳目标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重庆科技学院以产教融合为牵引,围绕产业链建设专业链,突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撑,持续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在创建高水平新工科高校的探索实践路上,脚步坚实、铿锵有力。
理清新工科建设思路,形成了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新能源、低碳节能冶金、新材料、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管理等为特色优势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学科专业新结构和面向产出的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行业龙头企业保持长期深度合作,近3年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312个,合作编写出版教材7部,共建省部级研发平台27个,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类成果奖58项。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深入落实OBE人才培养理念,健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机制,重构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工程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推进工科专业建设。截至目前,学校已有10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数量居市属高校第一,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24个、重庆市大数据智能类特色专业3个。
接下来,学校还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更新教学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建设资源体系、改革评价体系等举措,培养“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育人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6 重庆文理学院
精准对接产业 塑造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高地
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自主研发的银纳米线材料可开发出98英寸超大柔性触摸屏,为重庆京东方首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新增产值上百亿元……
这些重要教学科研成果是重庆文理学院在深入探索应用型深度转型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之路上收获的“亮眼”成绩。事实上,重庆文理学院通过卓有成效的新工科建设探索实践,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4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位居2021年校友会中国综合类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第1位,成为首批重庆新工科建设试点高校。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新需求,持续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导向,围绕新型显示材料、先进制造两大主攻方向,持续深化新工科教育理念。
学校以优化布局新型工科专业破题,通过增设和改造,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五大新工科特色专业集群。学校坚持应用为本,通过创新理工融合、工管结合、人工智能+等跨学科专业培养的方式,探索出“合格+”卓越类、复合类、创业类、深造类、特长类和国际类等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留俄国际班学生被莫斯科大学、鲍曼技术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人数达29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的人数达34人,排名重庆市属高校第1位。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微项目”研究与实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8位。
未来,学校将突出人才和科技对重庆产业需求的有效供给,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新工科专业群,培养出更多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医科>>>
7 重庆医科大学
推动整合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医学+X”复合型创新人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和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建设赋予的新任务,重庆医科大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整合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强力推进医学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切实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推动新医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学校率先在全国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以疾病为中心、以临床思维路径为导向、基础与临床全线贯通”的整合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编写出版了国内第一套从基础到临床全线贯通的医学整合课程教材。同时,大力开展临床医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积极推进“在地国际化”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建设。2021年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临床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考试平均通过率达90%。
学校践行“大健康”理念,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强化一流专业建设,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大力加强儿科学、精神医学等急需紧缺专业建设,积极探索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大健康未来技术学院、智慧医学院建设,实施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临床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等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聚焦未来人才需求,重庆医科大学将以引育一流师资、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培育一流学生、产出一流学术、打造一流环境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新医科内涵建设与实践,致力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医学+X”复合型人才,有力推动新医科统领下的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新农科>>>
8 西南大学
对标新时代要求 培养高素质农科人才
作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而且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农科类“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南大学在全面落实“四新”建设中,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优势,深入推进新农科建设改革。
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西南大学在农林教育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深入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对农科人才培养需求,着力构建新时代综合性大学框架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科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自全面启动新农科建设以来,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质量为核心,以交叉为突破,全面实施新农科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为筑牢“三农”情怀教育体系,学校将“隆平学长”“甜瓜女王”“蚕桑院士”等本校师生校友投身农业科研和产业发展的鲜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内容。立足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强化传统专业新农科改造,9个农科类专业进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两个农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顺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注重“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农林人才培养,探索大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提质计划,全面实施“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
不断开创农科专业内涵式发展新格局,让西南大学“新农科”建设相关工作被纳入“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新农科建设大事记,2021年8月获评重庆市高水平新农科建设高校。
对标新时代要求,西南大学将主动变革,守正创新,奋力开创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打造农科教育持续改进的新生态。
新文科>>>
9 西南政法大学
布局新文科专业 培养“法学+”复合型人才
2021年10月,教育部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立项项目,西南政法大学申报的《新文科“四通”融合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和《数字时代商、法交叉融合的新商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成功入选。
以新文科研究改革与实践为引领,推动新文科示范高校建设纵深发展。自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建设“新文科”,西南政法大学积极回应,在聚焦人才培养,推进专业交叉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质量、课程质量、教材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专业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发展,以“法学专业”为基础,以“法学+”为主要模式,促进法学与新闻传播、外语、商科、新工科等专业的交叉融合,重点加强与人工智能、涉外法治、监察学等重点领域的交叉融合,建设新文科“金专”,提升新文科专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和跨域传播力,推动形成具有西政特色、中国风骨的新文科建设体系。截至2021年,学校28个专业中,获评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同时,学校围绕国家级、市级一流课程建设,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跨学校、跨国际合作,打造“新文科”示范精品课程和教材。目前,已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市级一流课程40门、“新文科”联合开发课程16门,涵盖法学、新闻学、哲学、工学等学科,基本实现课程交叉融合。
下一步,西南政法大学将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在加快学科建设基础上,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一流专业结构体系,继续完善交叉培养和协同育人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文科教育真改、实改、新改、深改。
10 重庆师范大学
聚焦教师教育 释放新文科建设的“重师智慧”
去年11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重庆师范大学3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列市属高校第一。此外,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个。
亮眼成绩背后,彰显了学校探索独具重师特色的高水平新文科建设路径的积极作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重庆师范大学结合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型师范大学”实际,构建“一引领、三协同、三交叉、四融合、五联动”新文科建设新范式,助力新文科建设行稳致远。
强化价值引领,夯实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分类实施了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精准培养模式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开展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点,“数学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市级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创新教育形态,推动信息技术与文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托“重庆市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创新示范项目”“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推动传统教学场地升级改造。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升级数字教育资源,加强300门数字课程建设。
注重交叉融合,推动专业建设特色更显、体系更优、实力更强。实施了13个专业大类的招生与分流培养;构建了“师范+”和“+师范”主辅修机制;建设了网络与新媒体、教育康复学等新兴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新闻学等专业交叉融合新方向。
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教育、汉语言文学等7个文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工商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等14个文科专业获批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1 重庆工商大学
打造“工商方案” 推动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
如何推动新文科建设兼具时代内涵与发展特质,使高等文科教育更具科学性和创造性?
重庆工商大学立足重庆、服务西南、辐射全国、放眼世界,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交叉融合、结构科学的财经类高校文科教育新范式,努力为中国新文科建设贡献“重庆工商大学方案”。
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布局专业转型升级新方向,推进文科教育新改、深改、实改。
学校在商工融合载体上下功夫,瞄准“推进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传统文科专业的升级改造”“重点建设文科金专和专业集群”“推进新兴专业建设”等方向,促进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具体来说,学校加强“文+文”“文+工”“文+理”等专业交叉,重点强化数字经济、数字贸易、金融科技等重庆市重点扶持领域的专业与文科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大力开展“商+”“人工智能+”“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推进传统专业改造。打造经济学、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土地管理、社会工作等一批文科国家级“金专”,完善一流专业“校级-市级-国家级”三级建设体系;建设由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并兼具交叉性的核心课程集成的一批微专业。
构建新文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交叉融合、多科协同的卓越商科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校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三者交叉融通创新模式,健全国际定制、国际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培养、嵌入认证课程等国际化人才模式,对接重庆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融合西南证券、腾讯公司等企业,建设新文科交叉融合的现代服务产业学院,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商工融合、文理交叉的“三型一化”卓越商科人才。
12 四川外国语大学
打破专业壁垒 协同培养卓越涉外人才
新文科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发展文科教育的必然要求,引领着文科教育改革方向。
根据“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等地方发展需求,四川外国语大学准确把握“学科交叉、复合融通、全人教育、面向社会”的新文科精神,围绕“守正创新,融合应变,分类卓越,特色发展”理念,从战略定位、模式创新和支撑条件方面转型升级,采取“136”总体方案,推动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新文科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卓越涉外人才培养的摇篮。
革故鼎新,构建“新格局”。学校以“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现有专业结构,推动外语与非外语专业交叉融合,促进新兴交叉学科迅速发展”为突破口,构建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新文科专业建设生态系统。
乘势而上,聚焦“新阵地”。建成语言智能、比较制度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际商务文化5个二级交叉学科,并以外国语言文学优势学科为依托,组织完成对“国别与区域研究”“国际传播”2个交叉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论证设置工作。
同时,根据“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和重庆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国际新闻传播等与外语类专业优势互补的专业,有序增设15个非通用语专业。通过“四跨”形式,设立复语、“外语+”“+外语”等新文科交叉专业13个、微专业10个,与西南政法大学开办“法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创新求变,探索“新模式”。探索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模式,如形成“345”外语院校思政育人新模式,建成了多语种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与华为、中航国际等企业共同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着力构建“四位一体”双创教育载体等,培养国家急需的卓越涉外人才。
13 四川美术学院
走新路、育新人 迈上艺术院校“新文科”建设新征程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院校如何高扬人文精神、紧随时代步伐,推动艺术教育守正创新?
2021年11月,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四川美术学院《高等教育规范性与艺术教育特殊性研究——艺术院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等3个项目入选。这是学校着眼于艺术教育的新机制、新制度,适应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对艺术教育的新需求、新变化所进行的实践创新与探索。
作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四川美术学院在“新文科”建设中,积极回应“识变应变求变”的时代要求,全面构建具有川美艺术教育鲜明特色的卓越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在重大项目培育方面,学校入选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智能设计产业学院”与“动漫与数字艺术产业学院”获批重庆市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有力推动相关专业与智能设计、影视与数字艺术产业协同发展。
在聚焦需求导向方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探索“社会主题性”艺术人才培养改革;着眼艺术与城乡发展融合,建设“艺术创新社会实验室”;围绕“双减”政策下的美育刚需,设立美育改革试验区;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持续打造“重庆艺术大市场·开放的六月”艺术游。
在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学校面向“乡村振兴”“城市发展”等领域,设立了“乡村公共艺术”“重庆江岸治理景观提升”等项目化培养工作室,将社会真题引入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动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优势专业、新兴课程、新型教学资源,创建一批传承中华艺术之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新文科研究及建设成果,形成一套川美特色的师生荣誉体系和质量文化,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数说重庆高校“四新”建设>>>
因地制宜 高位布局
布局13所高水平“四新”建设(培育)高校
产教融合 需求导向
布局58个示范性新型学院(基地),包含:
●24个学院入选市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
●6个学院入选市级示范性未来技术学院
●11个基地入选市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17个学院入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提升专业认证水平
未来3年,新工科建设高校25%以上的工科专业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新增9个医学专业点通过医学教育专业认证
●20个文科专业点通过文科专业认证
创新机制 高效产出
未来3年,投入5.35亿元资金支持“四新”高校建设
王小寒 胡忠英 张骞月 谢静 图片由各学校提供
原文链接:http://m.cqrb.cn/paper/cqrb/202201/14/content_35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