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重庆理工大学教师团队:双轮驱动教育精细化发展

作者:中国网日期:2024-12-17阅读:

在重庆理工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他们不仅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上深耕细作,更在技术创新和学科竞赛的指导中屡创佳绩。

为更好地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该校组建了电子技术课程教师教学与创新实践指导教师团队,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项目实践,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与实践的不断探索,为教育的精细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倾心育人 点亮知识灯塔

据了解,该团队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学》《电路原理》等多门电子技术类专业基础课,拥有深厚的教学与研究基础。

团队教师们匠心独运,将理论与实践巧妙融合,运用案例分析、课程思政渗透、数字化教学等多种创新模式,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杨奕是该团队中的一员,他始终坚守教育一线,潜心教书育人。多年来,杨奕带领团队不断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改革,为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2020年,团队着手电子技术类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此,杨奕提出要建设具有学校“兵工”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库。他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案例大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电子技术课程之中,打造有深度的“思政课堂”。

在杨奕的带领下,学校电子技术类一流课程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获批重庆市一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获批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数字电子技术》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团队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团队教师通过参加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自身教学能力,夯实了教学基本功,检验和完善了教学理念方法,并将竞赛经验成果推广应用到日常教学中。

多年来,团队教师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师德师风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教学质量、教学成果、教学评价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赢得了学生和同行的广泛赞誉。

知行合一 徜徉科技殿堂

“咦,您听到了吗,好像有人在实验室弹吉他。”听到学生们的嘀咕,学校电子设计实训基地教师张路怀着喜悦的心情快步走进实验室。原来,演奏者正是他指导学生所设计的自动吉他演奏机器人。

从教以来,张路一直致力于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出了“1+2”传帮带培养机制,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张路表示,在此模式下,低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学生指导下可快速掌握基本仪器操作、电路设计及软件编程基础技巧等技能,高年级学生将基础工作交由低年级学生完成后,自己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高阶学习与项目实践中。

同时,张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探索和推行“专精人才”培养方法,引导学生们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深度提升,最大限度发掘他们的潜能与特长。仅2024年,张路就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其中省级一等奖7项,国家级奖3项,被评为重庆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事实上,像杨奕、张路这样,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竞赛指导老师还有许多。他们30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打造出学校科技竞赛领域的“战狼天团”,形成了100余组优秀团队。

团队成立至今已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近800项;本科学生学术成果(含省部级以上项目、高水平论文及专利)100余项,受益人数8000余人。

未来,该团队将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文链接:http://szjj.china.com.cn/2024-12/16/content_42988999.html